在乒乓球的世界里,倪夏莲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她的成就不仅在于她所取得的荣誉,更在于她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执着。 倪夏莲的乒乓球生涯充满了辉煌。她曾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被誉为“世界第一”。然而,她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她对乒乓球的热爱和不懈努力。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倪夏莲始终坚持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她不怕困难,不怕挑战,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次比赛。她的这种精神,使她在乒乓球界独树一帜,成为了“世界唯一”。 除了在赛场上的辉煌,倪夏莲在场下也是一个快乐的人。她热爱生活,热爱乒乓球,总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她的这种快乐,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使她成为了乒乓球界的一股正能量。 倪夏莲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我们有热爱和执着,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她的“世界第一”和“世界唯一”,都是她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执着的最好证明。 让我们向倪夏莲致敬,学习她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让我们一起,用乒乓球,创造更多的“世界第一”和“世界唯一”。

参考以下文章来源:

“世界第一”对上“世界唯一”,倪夏莲的快乐乒乓球

1.世界唯一,倪夏莲的乒乓球传奇 卢森堡 奥运会 乒乓球 教练 倪夏莲 打法 世乒赛 冠军 女子 比赛 sina.cn 第1张

澎湃新闻

关注
听新闻
1.世界唯一,倪夏莲的乒乓球传奇 卢森堡 奥运会 乒乓球 教练 倪夏莲 打法 世乒赛 冠军 女子 比赛 sina.cn 第2张

输掉最后一球,倪夏莲没有沮丧,反而是面带笑容看着对面的年轻人。

北京时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1/16决赛,倪夏莲0比4(5比11,1比11,11比13,4比11)不敌孙颖莎,结束了自己第六次奥运之旅。

本届巴黎奥运会,61岁的倪夏莲位列女单32号种子,这是她第六次代表卢森堡出战奥运女子单打的比赛,同时她也成为奥运会乒乓球史上年龄最大的参赛者。

松弛感

相比其他队员,第六次参加奥运会的倪夏莲显然更加松弛。

和老友叙旧、接受媒体采访、拍摄视频分享日常,即便不是夺冠热门,倪夏莲的曝光度依然居高不下。

本届奥运会女单正赛首轮,倪夏莲大比分4比2战胜土耳其选手阿尔廷卡亚,取得自己第六次奥运之旅的开门红。获胜后的她赛后向观众飞吻致意,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展望下一场与夺冠热门孙颖莎的焦点之战。

“我觉得我已经完成任务啦。我很高兴可以有机会跟孙颖莎打,这是我难得的机会,向她学习,我争取多赢一分是一分。”

而在这场对决正式开始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倪夏莲应中国乒乓球队的邀请,做起了孙颖莎/王楚钦在混双决赛前的特殊陪练。作为与朝鲜队员金琴英相同打法的倪夏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一请求。

“我觉得没有祖国的培养,没有中国队对我的培养,我算什么呢?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去回报祖国,回报中国队,为他们在夺取冠军的路上扫除那么一点点障碍,我是非常非常幸福的。”

成功帮助“莎头”组合赢下混双冠军,倪夏莲与孙颖莎隔台相望站在女单1/16决赛的舞台。虽然在这场“相差38岁”的对决中败下阵来,但倪夏莲依然收获了现场球迷们的掌声。

正胶长胶“两面倒”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乒乓球项目,61岁的倪夏莲不仅没有失去登上国际赛场的机会,还在乒乓赛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58岁的倪夏莲搭档比自己小了30岁的德努特,最终摘得女双铜牌,时隔36年再夺世乒赛奖牌,也为卢森堡拼下历史上第一枚世乒赛女子奖牌。

去年WTT支线赛捷克哈维若夫站,60岁的倪夏莲连过郭雨涵、朱思冰、陈熠三名中国选手,斩获自己的第一个WTT赛事冠军。此时距离倪夏莲上次在国际单打赛事上夺魁,已经过去了21年。

在今年3月,倪夏莲又在WTT支线赛黎巴嫩贝鲁特站中,夺得个人职业生涯第二个WTT赛事女单冠军,同时也刷新了自己保持的最大夺冠年龄纪录。

这一连串好成绩的背后,除了年龄带来的经验优势,倪夏莲的特殊打法也是她的一大杀手锏。

左手、直板、长胶、正胶、两面倒板进攻型打法,任何一个关键词放在如今女子乒坛都不多见,然而倪夏莲却将这五个当下女子乒坛不多见的打法特点融于一身,构建起变幻莫测的球路,也让不熟悉这种特殊打法的对手们感到无所适从。

同时作为稀缺的直板长胶型选手,倪夏莲在比赛中的跑动得以大大减少,更多是利用长胶的变化在台内给对手制造困难,干扰对方的击球节奏。这也为倪夏莲节省了不少体力,从而更好应对高强度的比赛。

倪夏莲的这一特殊打法,与四十多年前其遭遇的三年冷板凳经历密不可分。1979年还只是上海市队队员的倪夏莲,在当年的全运会上爆出冷门,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亚军,也得以被征召进入国家队。

然而进入国家队后的日子并没有倪夏莲想象中那么如鱼得水,相反不仅无缘第36届世乒赛,还坐了三年冷板凳。直到有一天周兰荻教练找到倪夏莲,建议她改变打法,转练长胶。

经过和主管教练和领队商议,倪夏莲开始改练长胶。每天八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倪夏莲不断摸索和精进长胶和倒板技术。直到1982年出访日本,倪夏莲在十八场比赛中赢了十七场,正式开启了一代“怪球手”的常青生涯。

从国内到国外,从花季到花甲

更换打法后的倪夏莲在第37届世乒赛上大放异彩,收获女团冠军、混双冠军和女双季军,从冷板凳球员跃升为队里的明星选手。

1986年,23岁的倪夏莲离开国家队,选择上海交通大学进行深造。完成学业后,她便远赴欧洲,开启异乡生活的同时,也开始寻找人生的新可能。

1991年,倪夏莲正式定居卢森堡,并开始代表卢森堡参加乒乓球赛事。三十余年来,从欧锦赛冠军、到连续登上奥运会的舞台,再到如今的世乒赛季军和WTT赛冠军,她为卢森堡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次”,也让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几年前,倪夏莲曾在接受访谈时用诗句表示:“长长的旅途中我经历过艰困,也品尝过命运的恩赐,在欣喜落泪的时刻,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

从花季到花甲的“长长旅途”,无论是卢森堡政府,还是倪夏莲口中“爱搞气氛”的丈夫兼教练托米·丹尼尔森,亦或是队友和家人,都给予了倪夏莲莫大的支持和陪伴。

1989年,刚远赴欧洲的倪夏莲先是在一家德国乒乓球俱乐部打球,卢森堡国家队教练知晓后便派人去往德国与倪夏莲沟通,并给出了一份国家队教练兼运动员的合同。

深感自己被重视的倪夏莲,在次年6月接受邀请加入了卢森堡国家队。抵达卢森堡当天,倪夏莲便在海关收获了市长的迎接。但当时的倪夏莲,每当在国际比赛上遇到中国选手时,心里便会觉得痛苦。

那时,“只想在俱乐部里打球”的倪夏莲拒绝了代表卢森堡参加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机会。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和卢森堡感情越来越深的倪夏莲,慢慢放下了心中的别扭,面对卢森堡奥委会的再次邀请,她选择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也正式开启了她六战奥运的序章。

“我感觉乒乓球或者体育运动,不应该有国界的。我要谢谢乒乓球,因为它让我架起卢森堡和中国的桥梁。”放下纠结的倪夏莲,更加坚定了要用自己的特长促进中卢友好的信念。

这之后,她在卢森堡声名鹊起,为卢森堡乒乓球及体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倪夏莲,成为了当地人民心中的“国宝级运动员”。

快乐乒乓

2016年,倪夏莲担任里约奥运会闭幕式卢森堡代表团旗手;2022年获卢森堡橡树皇冠勋章,成为卢森堡华人获勋第一人;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倪夏莲更是担任卢森堡代表团旗手之一。

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马志学曾这样评价她,“倪夏莲是盛开在中国与卢森堡友谊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她用乒乓传递友谊,用乒乓为中国赢得荣誉。倪夏莲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卢森堡的骄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乒乓大使’。”

而也正是在卢森堡,倪夏莲与如今的丈夫兼教练托米·丹尼尔森相识。从两人多年并肩征战国际赛场,到拥有一对儿女组建四口之家,在倪夏莲眼里,托米浪漫、有责任心,像一个爸爸关心爱护着她。

“我有时候跟着孩子一起喊他Pappi,因为他很成熟,对我也非常照顾。我感受到了像父辈的那种爱,很踏实,有很多的安全感。”

作为倪夏莲的教练,托米除了负责她的日常训练、技战术的制定执行和赛场指导外,还会很贴心地适时为倪夏莲卸卸包袱。

“作为她的丈夫和教练,我应该对她更温柔,给她更多照顾。很多次我都会和她说,夏莲,不要担忧,乒乓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输了比赛也没关系,我们反而有了额外的时间休息,可以作为我们第二个蜜月。”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年前倪夏莲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已然将自己运动员的身份排在了妻子、妈妈等诸多身份的后面。

“我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因为这是我对家人的责任,是最基本的。接下来就是家庭,只有这些都做好了,我打球才能够踏实。”

马龙曾在聊到倪夏莲的时候表示:“我能体会到她所说的这个打乒乓球是快乐的,我能想象到对于她这个年龄来说,她依然还能打球,我觉得这真是能给她享受生活,包括享受乒乓球带给她的东西,她没有必须要赢的压力,她输了也正常,赢了也更高兴,我觉得这是竞技体育最好的一面。”